当前位置:首页 >
前言近年来,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PSCs和OSCs)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界面缺陷和非理想的能级排列等问题仍然限制着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香港理工大学李刚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1 Sep. doi.org:10.1038/s41467-024-51760-5)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利用界面工程技术,通过共吸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成功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该团队采用PyCA-3F和2PACz分子进行共吸附,形成了一层功能化的超薄层
本研究由中科院化研所侯剑辉团队设计并合成了四种非富勒烯受体(NFA)材料:ITC9-4F、ITC9-4Cl、ITC9-4Br和ITC9-4I,通过在末端基团引入不同卤素取代基。研究了这些NFA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的光伏性质。计算结果显示材料表面静电势相似,但原子半径随卤素变化。光电性能分析表明卤素取代基影响吸收光谱和分子能级。ITC9-4F表现出蓝移吸收光谱和较低消光系数。在OSCs中,ITC9-4F基电池显示高开路电压(Voc)但较低功率转换效率(PCE)。ITC9-4Cl、ITC9
引言在探寻高效率太阳能转换技术的道路上,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突破单结晶太阳能电池效率限制的潜力而备受瞩目。然而,其效率提升却受限于锡-铅混合窄带隙钙钛矿薄膜中的表面缺陷所引发的非辐射复合损失。华中科技大学刘宗豪和陈炜于《Nature Communications》(26 Aug.DOI 10.1038/ s41467-024-51703-0)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表面重建策略,透过使用1,4-丁二胺作为化学抛光剂和乙二胺二碘化物作为表面钝化剂,有效消除了与锡相关的缺陷,并对抗有机阳离子和卤化物
为减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能量损失,优化界面接触和能带对齐至关重要。四川大学彭强团队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八月发表将氟取代琥珀酸衍生物引入钙钛矿底部界面,其中四氟琥珀酸(TFSA)因其对称结构和强电负性成为最佳界面调节剂。TFSA通过多位点氢键稳定FA阳离子,配位效应失活未配位Pb2+缺陷,并调节MeO-2PACz形貌和表面电位,形成高质量钙钛矿膜。结果,0.09 cm2倒置器件效率达25.92%(认证25.77%),电压损失仅0.36 V,长期稳
前言双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Bi-PSCs) 因其可双面吸光提高光利用效率而备受关注。真空沉积法制备的 Bi-PSCs 尽管具有高质量薄膜的优势,但仍需优化透明电极和界面层以光电流收集,并平衡顶部和底部照射条件下的性能差异。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 Henk J. Bolink 团队在 2024 年发表于《ACS Energy Letters》(27st Aug.2024_ DOI: 10.1021/acsenergylett.4c01536)的研究中,利用真空沉积技术制备了高效稳定的双面钙钛矿太阳能
导读目录1. 突破单结太阳能电池解析_叠层太阳能电池TSC的发展性2. AQS-based添加剂延伸步骤及表征设备3. AQS实现WBG单结全无机PSC长期稳定性提升用于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P/O TSC 突破单结太阳能电池高PCE:18.59%、VOC近1.3V 叠层太阳能电池TSC 10001000小时的T90寿命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单结太阳能电池受制于肖克利-奎瑟极限,为了突破这一限制,香港